文/謝明海 《禮記‧曲禮下》: “凡祭宗廟之禮……水曰清滌, 酒曰清酌。”  孔穎達 疏: “古祭用水當酒, 謂之玄酒也。 而云‘清滌’, 言其甚清皎潔也。” 藝術之妙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自由的詮釋,觀看同樣的藝術作品卻可以各想各的。藝術是自由的,觀眾和表演者之間可能有交集,也無須要交集。如果看來覺得莫明其【妙】不知所云,觀者不用多久就離開了。 昨日到石門欣賞蔡慧盈的行動藝術,觀眾不需要多,貴在大家都從頭看到尾。表演結束後,藝術家和觀眾團團圍坐,聽藝術家的表演構思與發想。藝術創作和文字表達一樣,可能經過長時間的思考,卻在最後一秒鐘被突如其來的靈感給顛覆。其實,也是因為有先前的思考才可能產生靈感。沒有靈感的作品會變成類似九宮格的書法臨摹。 這些都是我的個人觀點,沒有對錯的問題。 一切都從臉書上這則通告而起 ; 子隆山房 鎌倉塾 11月27日下午8:51  ·  山房好友,2021駐村創作發表最終回,11/28、11/29最後兩天,期待你們一同來參與儀式!藝術家蔡慧盈的駐村創作作品《絪縕》,運用水、火、砂、石、海洋生物現成物以及身體詮釋《易經》中「天地絪縕,萬物化醇」的概念。 萬物由混沌而生,人觀察身體與環境尋求宇宙與生命的答案。水的狀態體現了存在的無常變化,孕育出超越時空地域的場。 「絪縕相感,霧涌雲蒸。」 「天地絪縕,萬物化醇。」 看完表演之後,心中浮現了洗滌的標題。今日打開電腦開始敲打鍵盤,突然靈感出現,覺得洗只是行動的表演,洗是多餘的贅字,表演中所見的一切都只是道具。作者想要的或許就是【滌】去身心靈、滌去天地之間不必要的一切,就如打坐或靈修。一切有情無情,都在大自然的流水之間被順勢移動,固執不動的,反而會被擱淺在某處變成迂腐。獨善其身之後兼善天下,所以表演從點三柱香開始到雙手合十默禱結束。 子隆山房 鎌倉塾 的小溪流水提供了這次表演完美環境,是個最佳道場。除了流水聲,很小聲的手碟聲音或許也可以搭配。 以上轉載自公民記者網站 https://www.peopo.org/news/561923?fbclid=IwAR2lZwkx3JQjxWKfJf2LO6gPcs1XjCfu8GSNnCIkKIE8JmlU4EEqY5KXI0I

Read More

2021洄瀾美展評審感言

「洄瀾美展新紀元—花東美學發爐」潘小雪 /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 (評審團主席) 本屆(2021年)花蓮洄瀾獎因為競賽辦法的改變,形成一個全新的局面。由官方的政策著手,開啟東部當代藝術的腳步、發動花東美學的創造與書寫,不再是枯榮由它的野生現象。當代藝術的精神在於返回生活,以存在的問題意識為根源,用現代的媒材與技術創作,作品不再只是個人美感與精神的詮釋,而是整體社會歷史文化精神現象的呈現,更接近真實,這一切正好與世界同步,讓我們歡愉地與人類對話。 本屆洄瀾獎參賽者共129位藝術創作者,初審12位出線,複審6位成為洄瀾美展的代表作品,可謂競爭激烈。這6位藝術家分別是蔡芝其、林介文、蔡慧盈、王煜松、賴金池、王宥婷等。蔡芝其探討繪畫的原初性,作品內涵與現場空間的置放一起思考;林介文用德魯固女性的編織與工業社會做強烈對比,形成女巫與科技之間的角力。蔡慧盈作品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,把台灣人世界移動比喻為飄遊的「風吹」;王煜松虛構一個花蓮出生的時光故事;賴金池用疊石感受土地;王宥婷用影像與數位藝術表現東部生活現在與過去的遺跡,巨大的時空能量的轉換,令人為之振奮。 本屆美展的特點有三方面,一是年輕化,具當代精神。二是作品性與論述性都很很強。三是創作者不約而同地以花蓮的文化族群、自然環境、歷史時空的反思與轉化,成為具視覺性、閱讀性、思辨姓、想像性的優質作品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– 洄瀾獎片語 李傑 /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在不太熟悉的地方,可以依賴的可能是對自己的某種抵抗力的好奇心,然後盡量讓自己安心。  我在花蓮的時候,除了評審工作以外,大部份時間就是在跟不同的新、舊相識聊天,和到處閒晃。比起我常居的地方,花蓮的街道,路很寬人比較少,可以一直的走。路邊看到的簡單事物,偶爾會覺得,好像比平常要遙遠而清晰。我沒幾次評審經驗,因此,對整個過程和最後的展覽成果,也很好奇。可能這也是一種觀看的距離。在三階段的評審過程中,對某一些參賽者的作品,會越來越熟悉。  例如林介文讓人期待、具有延展和爆發力能量的雕塑裝置,連接她把自己置於其珍惜的歷史和地景中的行為;蔡慧盈完善而週全的創作考量,呈現其採樣過程中所記錄的各種讓人聆聽和好奇的聲音片段;王煜松靈活的光影調動,帶出他作為在地人的絮語;蔡芝其讓人凝視的繪畫,和帶有明確的觀看和呼吸節奏的陳列方式,好像會讓人邊點頭、邊徘徊;賴金池含蓄、意圖單純而略帶玩味的 (類) 雕塑作品,把勞動結果的樣子,交還給地理因素 (地震) 來作最後決定,從而再決定他的再次介入與否;王宥婷通過影像和3D掃描,意圖重現幾乎不可能被重現的海岸歷史面貌,好像看到一種被好奇心驅使的研究和執行動力,理清模糊。  不同的六組作品,最後形成一個完整而豐富的展覽。在理解參賽作品以外,背後參與的各管理、統籌和工作人員,應該或多或少有一種對未知的抵抗力和好奇心。創作以外的事情,如果有美好的意圖,有時候跟創作本身,距離並沒有那麼遠。理解以外,大概都是觀看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–  洄瀾獎2021 評審感言 徐文瑞 /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生活在全球化的時代,我們見證著國際與在地的辯證生成、快速轉化,我們是其中的一部分,雖然有些人深入全球化的加速度漩渦之中,有些人有意無意地選擇站在漩渦的邊緣,把觀點聚焦於全球化長期歷史演變的軌跡、人群遷徙的路徑、自我與生態交錯重疊的景觀,把在地性視為一切的起點和終點。  當「洄瀾美展」於2016年從地方美展變成全國競賽,又於2018年變成關注花蓮土地紋理創作計畫,終於在2021年轉型為全球徵件、關注在地歷史與地理的當代藝術競賽之時,它就儼然成為台灣在這個全球化時代裡,站在巨大洄瀾之外的唯一藝術事件。而正好因為它選擇站在時代洄瀾之邊緣,它成就了自己的「洄瀾美展」。    這次從8個國家129位參賽者脫穎而出的6位入選者,以各自特有的方式「來到」花蓮,一種屬於藝術家的「此在」,把花蓮放在不同歷史軸向裡加以檢視、加以個人的體驗或社區的介入,而他們的創作又都是具備全球當代藝術的特性,不受限於媒材與風格。  蔡芝其的輕而淡繪畫利用作品和佈置的虛虛實實關係,攫獲一個舊工業空間的、屬於當下的靈魂。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的大型裝置,以台灣現代化的採礦產業為背景,將榨取式殖民主義交纏在泛泰雅的編織和祖靈信仰之間。蔡慧盈在花蓮駐村的社區參與作品,參雜來自晚近不同歷史和地域的聲音元素和歌謠,構造成祕境般的時空膠囊互動裝置。  王煜松的「回鄉偶書」名副其實地將他的出生地,市區中心某處的舊醫院,轉化成為展覽空間中如實如幻的投影裝置。賴金池在花蓮市區,這個大理石的重要產地,發現各式各樣的石頭石塊隨意散落,人類生存的痕跡,而這些石頭卻也各具性格地、冥頑不靈地在地。他以一組GPS標誌它們的存在。王宥婷以花蓮溪口的考古遺址作為參考點,從史前人群生活遺跡到當代仍然倚靠自然、連結著科技與生態的現實景觀,融合為一個複雜的數位媒材裝置。  以上為本人作為評審成員之一的觀察與感言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–  洄瀾獎   評語 陶亞倫 /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洄瀾美展從地方美展,一躍而成國際當代藝術展,今年共8國129位藝術創作者參與,競爭激烈。六位進入決選的作品,分別以身體、行為、記憶、空間、歷史、社會、政治、虛擬、科技等當代議題,以花蓮為視角,展現當代藝術的多元樣貌。  藝術家王宥婷的作品,從先住民的歷史活動出發,藉由收集、掃描、展示花蓮溪出海口的石器、陶片等先民活動的殘留物,企圖呈現大地在堆積、沖刷、侵蝕的運動下,漫長而綿延的時間紋理與歷史沈積。另一端,展場的開放空間中,放映著花蓮溪出海口,漁民挺進波濤洶湧的海浪中,徹夜捕撈鰻苗的紀錄影像與掃描動畫。如綿延時空中凝結的片刻與瞬間。時間與空間的能量,沖刷、侵蝕了人文活動的痕跡。而掃描與虛擬的能量,卻刪減、抹除了人的溫度。王宥婷面對巨大歷史長河,企圖以瞬間影像、3D掃描,完整的封存、凝結、紀錄人類當下的生活片段,如同滄海之一粟,展現以有限肉體,迎向無限道體之姿。  同樣以花蓮的歷史出發,藝術家林介文以女性柔軟的姿態,展現了強大的行動與能量。以血肉之軀,對抗機械文明與資本掠奪。以一人之力,企圖療癒被工業機械暴力重創的祖靈之地、生命之所,以自身來撫平大地的傷疤。 若以外科手術刀式的大型切割機械,象徵男性的粗暴。林介文的礦石場織布行動,對大地心靈的療傷,展現了女性的柔韌與細膩。林介文的作品以強大的意志力、積極的身體行動,用熱情來撫慰大地,改變了現實的空間政治結構。  藝術家賴金池以水泥塊、磚塊等現成物的堆石行動,看似遊戲性的雕塑物件,實為藉堆石行為,企圖展開身體、空間、虛擬、符號的辯論。若從考古學的角度回看人類原始的堆石行為,視萬物皆有靈,以「天然石塊」堆石作為圖騰,崇拜天地,創造了精神性的碑狀「神聖物」,成為了空間的座標,指引迷途。而賴金池,卻恰好相反,他以身體行動,收集了花蓮各地的「人造建築廢棄物」,人類對大自然的掠奪物、工業化、城市化生產、消耗的「廢棄物」來堆石。這樣的行為,如同撿拾、堆疊地層最表面的「人類世」的沈積物,企圖展露工業化生產、消耗後的「剩餘價值」與「人的餘溫」。現場實體空間,是意志力、身體勞動力、地景與距離的實體空間政治,而牆上標示堆石現場的東經與北緯度的「虛擬座標」,暗示了每一塊「人造建築廢棄物」都原有所在地的「虛擬座標」。使得在實體空間中進行的堆石行動,對映了一個平行時空,隱藏了一個更巨大的、潛在的虛擬城市網絡,形成實體與虛擬空間政治的交互詰問。  藝術家王煜松以光、影像、空間、現成物,展現對故鄉花蓮的身體與空間記憶。昔日的婦產科醫院,如今已成為音樂教室,但院內景物、氛圍依舊。王煜松搭建了一個模擬產房的玻璃牆,牆內投影緩慢與靜止的影像,牆後以投影文字旁白,敘述一位虛構人物,在花蓮出生、成長的故事,極富詩意。  在虛擬網路時代,藝術家蔡芝其不選擇數位媒材,而以繪畫、畫布、空間、光影,探討網路虛擬影像,與當下現實空間的關係,展開對時間、記憶、影像、空間的對話。畫布如同相機底片般顯影,以「殘留」、「消失」,或 「顯象」的繪畫,召喚記憶中「即將到來的影像」與「逐漸消逝的影像」。 花蓮的大山大海,孕育出多元的文化。藝術家蔡慧盈以身體行動,走訪每個族群與部落,收集居民的對話與音樂,以反映庶民日常生活的花布、影像、聲音為元素,為花蓮創造一個共同身體記憶的「家屋」。這一座飄動、懸浮的「家屋」,也在反映了藝術家蔡慧盈自身長期漂流海外,回台定居後,對自我身份的回歸與認同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  本屆評審團委員   (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) 李傑 / 香港藝術家、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代表 徐文瑞/ 獨立策展人 陶亞倫 / 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兼數位內容碩士學程主任 潘小雪(評審團主席) / 國立東華大學教授、前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顧世勇 / 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教授、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以上轉載自花蓮縣洄瀾美展網站https://www.hccc.gov.tw/hualienart/

Read More